新华社:培育优质种子 青春力量在行动

发稿时间:2022-05-13 分享

新华社西安5月3日电(记者张思洁、赵英博)暮春已至,初夏将近。秦岭脚下,在位于西安市鄠邑区的秦丰种业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的育种田里,青绿色的麦穗随风摇摆。走近看,几名身穿白大褂、头戴草帽的年轻人正埋身于麦田,拿着剪刀和镊子小心翼翼地为小麦“做手术”。

拨开母本麦穗的“外衣”,用镊子轻轻夹出针尖细的雄蕊,外侧裹上保护袋。剪开父本小麦上每一个小穗的顶端,倒放在此前去雄后的母本上,轻轻拨弄几下,待花粉散开后扎紧保护袋,标记序号,小麦杂交育种的关键一步——去雄授粉就完成了。


今年29岁的聂星出生于一个农村家庭。“小时候家里务农,所以萌发了想要学农业的念头,用技术让爸妈种地更省力。”他说。

去雄授粉工作从每天早上八点半开始,到下午六点天气转凉,花药不再散粉后结束。从四月中下旬开始,科研人员要在试验田里连续工作近20天。

1988年出生的王轩如今是秦丰种业种子科学研究院生物技术研发组负责人。据他介绍,育种时首先要挑选出具有高产、抗倒伏、抗病性强等目标性状的小麦品种,作为父本和母本进行杂交,随后用六至七年不断筛选出性状优良、表现稳定的品种,再进行五年左右的区域试验。只有通过试验的品种才能获得审定证书,种子才能被送到农户的手里。

科研人员在试验田中工作。新华社记者 赵英博 摄

新鲜血液的注入也为传统育种工作按下了“加速键”。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编辑等生物育种技术大大缩短了育种年限,也让品种改良和培育变得更加精准、高效。“种业的含‘新’量不断提高,也随之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激发了大家的科研热情。”王轩说。

“很多人都好奇育种要做什么,我就把大家的日常工作拍下来,配上简短的介绍,传到社交平台上,向大家展示育种有趣、有意义的一面,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了解、加入我们。”她说。


>0
友情链接

微信公众号